1 阿爾山:被綠色浸透的“袖珍之城” 在內(nèi)蒙古廣闊的版圖上,鑲嵌著一顆玲瓏的明珠——阿爾山。這里常住人口僅3萬多人,卻擁有火山天池的壯麗、礦泉群落的氤氳和林海雪原的蒼茫。1個世界地質(zhì)公園、2個國家森林公園、3個國家濕地公園如同璀璨星辰,散落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。
2 云南澄江:湖泊擁抱的化石小城 玉溪市澄江市,這座被湖泊擁抱的化石小城,宛若一方璞玉藏于云南中部群山之中。這座“七山二水一分壩”的城市,北以梁王山為背椅,南以撫仙湖為前池,東有帽天山靜臥,西有老虎山低伏,碧綠如翡翠的澄江壩子居中鋪展,共同繪就成一幅迷人的水墨畫。
3 安徽滁州:推窗即見山水畫境 安徽滁州,“看得見山,望得見水”不是遙遠的畫境,而是市民推窗即見的尋常風景。這座被稱為“江淮明珠”的古城,靜臥于江淮分水嶺的脊梁之上,長江與淮河就此分野。
4 青海格爾木:戈壁上生長的鹽湖小城 位于柴達木盆地底部的青海小城格爾木,是一座因鹽湖而興的城市。由于處戈壁深處,格爾木常年多風沙。當?shù)鼗ù罅庖氤?,在城區(qū)的每一條干道上都修建水渠。格爾木河緩緩流過,滋養(yǎng)著這座城市。
5 內(nèi)蒙古阿拉善:沙海中的綠色家園 在內(nèi)蒙古最西端的金色沙海,阿拉善盟靜臥其中,如一粒璀璨明珠。27萬平方公里的遼闊版圖塑造了獨特的生活圖景:黃沙、戈壁的底色之上,點點綠洲成為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。
6 重慶開州:一城山色半城湖 橫臥于川東平行嶺谷,連綿的山脈如畫筆勾勒出開州的城市邊界。東河、南河、浦里河在此匯聚,向東融入長江;江里、東里、浦里三大槽沖地帶孕育良田沃土,形成“三江三里”的山川縱橫之勢。
7 陜西漢中:“亦南亦北”的秦巴小城 漢中被秦嶺與大巴山環(huán)抱、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穿城而過,建城2300多年來,一直位于連接南北的河網(wǎng)和交通樞紐處。豐饒的物產(chǎn),讓這里有“金甌玉盆”“秦巴小江南”之譽。
8 廣西防城港:一座與浪花共舞的城市 炎炎夏日,晨光初現(xiàn),微風過處,層層海浪涌向防城港。大海是這座城市的靈魂,人海共生是永恒的主題。由近海沙灘、公園低緩區(qū)、居住和商務區(qū)以及丘陵山體組成的城市風景區(qū),層次豐富,錯落有致,美不勝收。
9 江西龍南:高山密林里的“世外桃源” 江西南部,龍南的青山翠谷間,376座圍屋錯落分布。這里匯集了贛南70%以上的圍屋,被譽為“圍屋之都”。在魏晉南北朝至宋元之交,戰(zhàn)亂硝煙數(shù)度漫卷中原,客家先民陸續(xù)背負行囊南遷。他們踏入龍南這片山高林密的“世外桃源”,用黃土夯筑起集家、祠、堡于一體的圍屋。
10 西藏昌都:以紅色為主基調(diào)的古城 在西藏東部橫斷山脈的崇山峻嶺中,瀾滄江的兩條支流——扎曲河和昂曲河交匯處,孕育出一座以紅色為主基調(diào)的古城,這就是昌都市。
11 重慶江津:崖壁間“生長”的城市森林 長江浩蕩入渝,首經(jīng)江津。重慶江津區(qū)因其位于長江要津而得名,在127公里江岸線上勾勒出“長江九曲”的壯麗畫卷。在幾江長江大橋北岸,記者看到城市樓群沿著山坡而建,遠遠望去,仿佛是從崖壁上自然生長出的一片垂直森林,充滿了生機與活力。
12 贛州古城:三江交匯 千年不澇 章江、貢江、贛江交織構成江西贛州“三江六岸”的城市框架,這座千年州府佇立在水的臂彎。北宋時期,虔州(今贛州)知州劉彝根據(jù)當?shù)氐牡匦蔚貏萏攸c,主持規(guī)劃建設古城街道和排水干道系統(tǒng)。這套地下排水系統(tǒng),因排水溝的走向形似古篆體的“福”“壽”二字而得名福壽溝。
13 山東菏澤:黃河臂彎里的水韻花城 185公里的黃河在其境內(nèi)蜿蜒流淌,不僅雕琢出菏澤的“筋骨”,更哺育了國色天香的牡丹,造就了一座水韻花城。作為“中國牡丹之都”,菏澤的牡丹花事可追溯至隋唐。牡丹的文化基因,早已深深融入城市血脈。
14 湖南懷化:山水相遇造就的城市明珠 懷化宛如一顆明珠,深嵌于湖南西部的重巒疊嶂之中。莽莽群山間,湯湯沅水穿境而過。山與水的相遇,造就了懷化獨特的風貌與個性。群山環(huán)抱之下,71%的森林覆蓋率,讓懷化躋身全國九大生態(tài)良好區(qū)域和南方重點集體林區(qū)之列,成為一座名副其實“會呼吸的城市”。
15 黑龍江哈爾濱:一座露天“萬國建筑博物館” 1907年哈爾濱開埠,中央大街成為商業(yè)街。75棟歐式與仿歐式建筑中,36棟被列為保護建筑。文藝復興、哥特式、拜占庭式、古典主義、折中主義、新藝術運動……各種風格建筑構成一部立體的西方建筑藝術史。
16 巴彥淖爾:黃河“幾字彎”頂端上的北國江南 巴彥淖爾,意為“富饒的湖泊”。從高空俯瞰,河套灌區(qū)密集的溝渠如同毛細血管一般包裹、滋養(yǎng)著整座城市。市內(nèi)縱橫交錯、密如蛛網(wǎng)的灌排溝渠總長度達6.4萬公里,連接起來可繞赤道1.5圈。河套灌區(qū)也成為黃河流域最大灌區(qū)、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(qū)。
17 海南五指山:青山滿目碧水縈繞的翡翠之城 一首《我愛五指山,我愛萬泉河》家喻戶曉,這座城市因五指山得名,同時也是萬泉河的發(fā)源地,是海南島的“濾芯”“水塔”。百余條河流從山間發(fā)源,從“海南屋脊”四散奔流而下,流經(jīng)全城、潤澤全島。
18 淳安:被千島湖塑造和改變的城市 從空中俯瞰,淳安境內(nèi)發(fā)達的水系猶如一根巨大的羽毛,靜靜安臥在浙江西部連綿起伏的丘陵之中。羽毛的枝干,是自西北向東南穿越而過的新安江。在羽毛的中心位置,一個擁有1078座島嶼,容量足以裝下3000多個西湖的巨型人工湖——千島湖,成為現(xiàn)代淳安的“靈魂”。
19 陜西寶雞:建在“三層階梯”上的山水之城 從高處俯瞰,陜西寶雞城沿著三層巨大的“U形階梯”徐徐展開:南有秦嶺山脈拔地而起;中間,渭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,鋪開一道寬闊的水廊;北邊,隆起的黃土臺塬平坦開闊,沉穩(wěn)如磐。
20 西藏那曲:還在不斷“長高”的中國海拔最高地級市 那曲,地處西藏自治區(qū)北部,因境內(nèi)怒江上游支流那曲河而得名,也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(fā)源地。它是中國海拔最高地級市。千萬年前,在亞歐板塊和印度板塊的擠壓下,青藏高原快速隆起。如今,這片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的土地,每年還在持續(xù)升高。
21 香格里拉:雪山和森林擁抱的高原之城 沿著麗江開往香格里拉的公路一路攀升,到海拔約3300米處,眼前豁然開朗,“雪山為城,金沙為池”的建塘草原向四周鋪展,中部是耀眼的高原明珠——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。這座被雪山、森林、草場環(huán)抱的高原之城是人們心中的“世外桃源”。
22 伊春:除了林海還是林海的綠城 400萬公頃的大森林連綿如浪,四面八方以綠色擁抱這座城市。在森林掩映下,層嶺疊翠,鳥鳴幽幽。蜿蜒百余里的烏帶公路,把人們帶往興安林海腹地——“中國林都”黑龍江省伊春市。
23 騰沖:一座天然“火山地質(zhì)博物館” 騰沖,一個連名字都滾燙的城市,一座天然的“火山地質(zhì)博物館”。地處滇西的騰沖,與緬甸山水相連,99座火山雄峙蒼穹,88處溫泉噴珠濺玉,獨特的地質(zhì)奇觀與人文交融,被徐霞客譽為“極邊第一城”。
24 烏海:沙水相擁的西北小城 “一年兩場風,從春刮到冬。有風沙遮日,無風旱難生。”過去的沙漠環(huán)境令人生畏。勤勞的烏海人,深入沙漠建設光伏電站、種下防沙固沙的植物,用“綠色屏障”遏制了肆虐的黃沙。如今,每年都有大量游客來體驗難得一見的沙漠風光。他們騎著駱駝、駕著車,拍著短視頻,享受詩與遠方。
25 歙縣:一座沒有屋頂?shù)幕张晌幕囆g館 山水翕聚之處,歙也。地處黃山山脈與新安江交匯處的安徽歙縣,五峰拱秀,六水回瀾,宛若一方盛滿濃墨的古硯。歙縣自秦朝置縣、宋設徽州府,青磚黛瓦間沉淀著延綿千年的徽州魂韻,構筑起“一座沒有屋頂?shù)幕张晌幕囆g館”。
26 青海玉樹:從生態(tài)綠地中“長”出的高原小城 從空中俯瞰,在群山環(huán)繞之下,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密集的建筑在山谷中拔地而起,巴塘河宛如翡翠玉帶穿城而過。從長江源頭奔涌而下的水流在這里形成一大片濕地,玉樹市仿佛是一座鑲嵌在濕地里的高原小城。玉樹市位于青藏高原腹地,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,沒有來過這里的人心態(tài)首先便是對高海拔的恐懼,但真正走入這座城市,會發(fā)覺仿佛進入江南之地。
27 貴州平塘:群山中的“喀斯特秘境” 平塘,位于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座小城。站在平塘塘邊鎮(zhèn)的山脊上,一幅地勢高低相差千米、沖擊力極強的大自然畫卷映入眼簾。平塘縣地勢西北高東南低,喀斯特區(qū)域面積2455.23平方公里,占縣域國土面積的87.20%。這里就像奇幻的“喀斯特秘境”。群山如同綠色的海洋,“波濤”之間有一片“漏斗”狀的天坑群。
28 鹽城:潮汐孕育的“濕地綠城” 地處江蘇沿海中部的鹽城,城市之名取自“環(huán)城皆鹽場”之意,是一座從黃海潮汐中孕育而生的城市。這里全境沒有一處自然山脈,是國內(nèi)少見的“無山之城”。記者行走在鹽城濱海濕地公路上,咸澀的海風卷著灘涂的氣息撲面而來,潮水退卻后的沙洲上,萬千溝壑仿佛大地舒展的掌紋。
29 新疆特克斯:天山深處的八卦古城 天山北麓,伊犁河谷,從高空俯瞰,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——新疆特克斯縣宛如一幅巨大的《周易》八卦圖。象征陰陽兩儀的“太極壇”坐落于城市中心,八根柱子對應乾、坎、艮、震,巽、離、坤、兌八個卦象,以卦象命名的八條主街向外延伸,四條環(huán)路層層遞進,形成“路路相通、街街相連”的格局。
30 重慶奉節(jié):掛在山上的城市 遠望重慶奉節(jié),好像是有人將樓房、橋梁、道路從空中拋向峽江,密集處成了縣城,零散處成了村莊。奉節(jié)貼合三峽起伏的山勢而建,山地面積約占總面積的90%,仿佛是一座“掛在山上的城市”。游覽奉節(jié)縣城,可謂一個不斷攀登的過程,仿佛進行一場登山探險。三峽山巒起伏、溝壑縱橫,變幻莫測的地形為游客增添了不少趣味。
31 太原:黃土高原上的山水之城 沒到太原之前,很多人會猜想這座城市:地處黃土高原,大概植被不多;煤炭大省省會,一定灰頭土臉。然而,來到之后,刻板印象很快被打破。這里城市景觀的底色是綠的——三山環(huán)抱,一水中分。
32 桂林:山水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 桂林山水甲天下。山水,是這座城市當之無愧的主角。無論是置身山頂、漫步街頭,還是乘船于漓江之上,俯仰之間總能望見山、親近水。
33 銀川:塞上江南!一城湖光半城景 提及大西北,人們腦海中閃現(xiàn)的多是干旱、風沙、荒漠、戈壁……但地處西北內(nèi)陸的銀川,卻常令身臨其境的訪客發(fā)出“想不到”的驚嘆——在三面環(huán)沙的寧夏,首府城市竟有如此多的湖。年均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銀川市,卻有近200個自然湖泊、沼澤濕地,5.31萬公頃濕地面積,5處國家濕地公園、1處國家城市濕地公園……
34 濟南:恍若江南,不經(jīng)意就會邂逅泉水 世人常以72名泉描述濟南泉水之多。據(jù)最新調(diào)查統(tǒng)計,全市有名在冊的天然泉水達1209處,其他散布民間的小泉不計其數(shù),是名副其實的“千泉之城”,泉水數(shù)量之多、噴涌之盛為世界罕見。行走于濟南,不經(jīng)意間就會邂逅泉水。或噴涌于繁華的鬧市,或隱匿于幽靜的街巷,或點綴于郊野的山林……
35 蘇州:咫尺乾坤的園林之城 蘇州園林是江南文化的典型代表,蘇州也因園林之盛而有“園林之城”的美譽。歷史上蘇州曾有園林270余處,現(xiàn)在保存完整的古典園林有80余座,其中9座已被列入《世界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》。漫步蘇州街頭,轉(zhuǎn)角可見涼亭、橋下錯落假山、巷陌間點綴盆景……
36 雄安:沒有“空中蛛網(wǎng)”“馬路拉鏈”的“未來之城” 走進雄安新區(qū)新建片區(qū),記者切身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與眾不同:抬頭看,路邊沒有一根根電線桿,也沒有密密麻麻的“空中蛛網(wǎng)”;低頭瞧,馬路上見不到供水、熱力、燃氣等市政設施的井蓋,道路被反復挖開的“馬路拉鏈”也不見蹤影。各類市政管線都深藏在了地下的綜合管廊中。
37 張家界:三千奇峰環(huán)抱的“詩畫邊城” 湖南西北部、武陵山脈腹地,億萬年時光雕琢的奇景造就了一座城。在這里,3000多座大小不一、形態(tài)各異的山峰,如竹筍般拔地而起,直沖云霄,震撼世人。這就是張家界。
38 西安:文物堆里“長”出的城市 西安全城各處散落著多如繁星的文物,仿佛保留時空碎片的“永恒之城”。古與今在西安奇妙嵌合,讓人有種文物堆里“長”出個城市的感覺。
39 敦煌:鑲嵌在沙漠里的綠寶石 乘飛機從甘肅省會蘭州往西飛行約兩個小時后,茫茫戈壁上一個綠色小點出現(xiàn)在視線里。隨著飛機高度下降,俯瞰下去,一片多邊形的綠洲逐漸顯現(xiàn),如一塊美麗寶石。